天天色天天综合网-天天色图-天天色网站-天天色亚洲-欧美日韩久久-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新聞動態 > 景區動態

貴州納雍珙桐省級自然保護區

媒體:原創  作者:貴州省
專業號:貴州省 2017/9/13 14:55:08

保護區級別:省級

批準文號:黔府函[2014]6號

管理機構:貴州納雍珙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地    址:貴州省納雍縣文昌街道辦事處桂花社區小湖壩

 

一、保護區概況

貴州納雍珙桐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烏江上游六沖河與三岔河之間,地處烏蒙山脈東南麓,距納雍縣城3.5km。行政區域屬于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保護區周邊涉及文昌辦事處、張家灣鎮、骔嶺鎮等3個鄉鎮(街道辦事處)。保護區以納雍縣國有納雍林場場部工區、補作工區、坪山工區、小尖山工區為主體組建。總面積11398.22hm2,大部分區域為國有納雍林場的經營范圍。地理位置為東經105°13′1″~105°28′25″,北緯26°38′58″~26°46′3″。保護區由杉木箐片和小湖壩兩個片區組成,相距約4.3km,兩片區未能形成一個整體是因為中間有一個行政鄉鎮骔嶺鎮及S211省道隔斷,骔嶺鎮人口眾多,如果規劃在保護區管理范圍內將不利于保護區今后的管理。兩個管理片的海拔與中部骔嶺鎮的海拔相比,均高出100m以上,且各片有各自的自然生態系統,且保存完好,均有大面積的光葉珙桐、蓮香樹等珍稀保護植物集中分布,具有極高保護價值,因而將保護區區劃為兩片。杉木箐片位于納雍縣城西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5° 12' 57"~105° 16' 11" ,北緯26° 42' 37"~26° 46' 2",海拔范圍從1800~2200m,面積2177.97hm2,占保護區總面積的19.1%。小湖壩片區位于納雍縣城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5° 15' 36"~105°28' 55",北緯26° 38' 39"~26° 45'56",海拔范圍從1500~2200m,面積9220.25hm2,占保護區總面積的80.9%。

2014年1月5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貴州納雍珙桐省級自然保護區黔府函[2014]6號。2014年3月上旬,納雍縣委、縣政府向畢節市人民政府遞交了《貴州納雍珙桐省級自然保護區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方案》,方案擬定貴州納雍珙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為貴州納雍珙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將國有納雍林場正股級機構升格為貴州納雍珙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處級機構屬全額撥款參公管理的公益性事業單位。人員編制52人,擬將國有納雍林場現有事業編制中劃轉52個為自然保護區編制。現等待畢節市人民政府批復保護區機構及編制。

二、自然環境

1、 地質基礎

納雍珙桐自然保護區所處地質構造單元,為黔北臺隆畢節北東向構造變形的南緣。最大特點是平頂山及臺狀山(或喀苦瓜特溶帽山)地貌發育。保護區內出露二疊系及三疊系地層,巖性變化復雜,東、醒兩部地層巖性差異明顯。區內地質構造復雜,斷裂褶皺發育,北東東向走滑裂占有醒目的地位

2、 地貌概況

納雍珙桐自然保護區位于烏江上游六沖河與三岔河的河間地塊上,和般地面海拔1600~2200m,境內地形相對高差400~600m。兩河之間的分水嶺從保護區南部通過,沿金竹林、平子上、三岔河、中嶺一線呈東西向曲折延伸,其海拔高程一般>2000m,東部四楞山最高海拔為2217m,西部中嶺最高海拔為2331m。保護區內有喀斯特與侵蝕剝蝕兩大地貌類型,兩者之間相互穿插分布。東部喀斯物地貌發育分布廣泛,地貌組合形態以喀斯特峰叢洼地、峰叢山地為主,其間喀斯特谷地、洼地十分發育,溶蝕漏斗、溶洞、地下河、伏流等頻繁可見。喀斯特地貌之間有高大的侵蝕剝蝕山地凸起,其中以四楞山及大坪箐一帶的侵蝕剝蝕山地分布較廣。西部鋟蝕剝蝕山地大面積分布,其間散布高聳的喀斯特溶帽山——覆蓋在侵蝕山地頂部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如杉木箐、螞蝗箐峽谷沿巖的喀斯特峰林即是。

3 、水文水質

①水資源

保護區位于六沖河與三岔河的河間分水嶺地帶,河源區的匯水面積小,因而河流都比較短小。分水嶺以北發育納雍河及木城河兩條河流,區內分別長約21km、16km,兩者向北、東方向徑流匯入六沖河,其流域范圍占據保護區80%以上的地面。分水嶺以南主要發育螞蝗箐河,區內長約12km,向南徑流匯入三岔河。保護區的這些河流均屬雨源性河流,水力坡降較大,具有暴漲暴落的水文特性。根據區域水文資料,該區年平均徑流模數為18.9L/S.km2,年平均徑流深596mm。

自然保護區范圍內有吊水巖水庫、大海壩水庫。吊水巖水庫庫容250萬m3,水面面積239760 m2;吊水巖水庫目前為納雍縣城區生活用水備用供水水源。大海壩水庫庫容38.5 萬m3,水面面積31434 m3;大海壩水庫主要是灌溉農田供水水源。

②水質

根據貴州省畢節地區水環境監測中心對納雍珙桐自然保護區范圍內的吊水巖水庫、大海壩水庫等水庫的主要水源源頭取水樣進行水質化學分析結果表明:納雍珙桐自然保護區境內水樣中無污染物,水質的PH值在7.0左右,不存在天然污染源,無色、無味、不渾濁、清潔、透明,天然水資源中主要污染物鐵、錳、汞、五日生化需氧量等微量元素無一超過標準,達《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質標準。

4、 氣候條件

納雍珙桐自然保護區屬北亞熱帶高原濕潤季風氣候區,海拔1800m以上的山區屬暖溫帶高原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4℃~15.1℃,年最高氣溫35.6℃,年最低氣溫-15.1℃,大于10℃的有效積溫為4062℃。冬季雨雪凝凍大。該區年均絕對濕度在9.9~14.8hpa之間,年降水量1062.1mm~1440.0mm。降水量年內分布不均,其中4~9月降水量最多,占全年總量的80%~86%,并且常有暴雨發生;冬季降雨量最少,僅占全年總量的32.5%~54.9%。這些氣候特征使區內地表地下徑流豐沛,水資源天然補給量的豐、枯季節變化十分明顯。風向受大氣環流影響,冬半年以東北風和偏北風為主,頻率占全年風向的30%;夏半年以南風和西南風為主,頻率占25%;靜風頻率占36%。

5、 土壤條件

納雍珙桐自然保護區土壤成土母巖有砂頁巖與碳酸巖。土壤以黃壤為主,有少量黃棕壤、紫色土,其分布特征為:山脊多為硅鐵質黃壤,粘重,PH值5.5~7.0之間,土層厚度0.5m左右,局部侵蝕溝槽及低洼地段可達1m以上;山中部或中上部多以硅鋁質黃壤為主,土壤剖面結構相對完整,是保護區內林木生長發育的主要地帶;紫色土斑塊狀嵌合其中,多分布于碳酸巖出露地帶,土層相對瘠薄。保護區中小湖壩片區的土壤主要為酸性土壤,pH值在3.72~5.44之間變動,有機質13.8~79.7g/kg;部分區域土壤屬酸性土壤,PH值5.5~6.5,有機質5~75.9g /kg;另有部分區域土壤為中性土壤,PH值6.5~7.5,有機質2.9~75.9g/kg。

保護區中杉木箐片土壤多為腐殖土,土壤為黃壤,PH值5.5~7,屬微酸性,有機質多在22.7~45.7k/kg之間,成土母質為黃土母質,排水能力強。有少量黃棕壤,PH值在3.5~7.5之間,大部份土壤為強酸性、酸性,少部份為中性,有機質2.9~75.9g/kg,成土母質為黃土母質、破積物及砂巖類殘積物,排水性較強。

6、空氣質量

根據畢節市環境監測站對納雍進行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表明,保護區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SO2)小時平均濃度為130-150μg/m3、日平均濃度為20-45μg /m3;二氧化氮(NO2)小時平均濃度為178-190μg /m3、日平均濃度為60-75μg /m3;一氧化碳(CO)日平均濃度為3.88-3.96 mg/m3;可吸入顆粒物(PM10)日平均濃度38-45μg /m3;總懸浮顆粒(TSP)日平均濃度為108-113μg /m3。以上各項指標均達到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一級標準。納雍珙桐自然保護區內森林覆蓋率達71.5%,空氣清純新鮮,根據監測結果表明,保護區內空氣負氧離子平均達5000-35000個/cm3 左右,是名符其實的天然氧吧。

 

7、植物資源

納雍珙桐自然保護區地還性植被為貴州西部(偏干性)常綠闊葉林,但由于海拔較高,主要發育生長的是以殼斗科的絲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硬斗石櫟(Lithocarpus hancei),樟科川釣樟(Lindera pulocherrima varhemsleyana)、山雞椒(Litsea cubeba)、新木姜(Neiolitsea aurata)、山茶科的西南紅山茶(Camellia pitardii)等為主要優勢種的亞熱帶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林。按照生態外貌,將該自然保護區內的植被劃分為針葉林、闊葉林、灌叢和灌草叢。

植物種類有277科772屬1857種。其中大型真菌33科71屬173種和變種、苔蘚植物51科96屬261種(包括貴州兩個新記錄種)、維管植物191科602屬1403種。珍稀瀕危植物17科34屬42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植物云貴水韭、紅豆杉、光葉珙桐3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有福建柏、西康玉蘭、連香樹、櫸木、十齒花、香果樹等32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蘭科植物23種,貴州省重點保護樹種6科7屬7種,特有植物有納雍水青岡、納雍槭。

7、動物資源

納雍珙桐自然保護區內動物資源豐富,野生動物資源

保護區現已記錄野生脊椎動物26目56科174種,其中,兩棲爬行動物2綱3目8科16屬20種。其中貴州疣螈是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棘腹蛙列入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易危級動物,灰鼠蛇列入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的瀕危級動物,紫灰錦蛇指名亞種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易危級動物。

 獸類38種,隸屬8目17科32屬,約占貴州獸類總數142種的26.76%。有我國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獼猴、穿山甲、豺、斑靈貍、小靈貓、黃喉貂等6種。

鳥類11目20科68屬10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黑]鳶、松雀鷹、普通鵟、游隼、紅隼、白腹錦雞、斑頭鵂鹠等7種。保護區是候鳥遷徙的重要路徑,每年10-12月份,成百上千的白鷺飛越自然保護區上空,是侯鳥遷徙途中的“服務區”。 

昆蟲種類較為豐富,共有14目110科418屬548種。其中貴州新紀錄種25種。蜘蛛類動物19科57屬86種,發現蜘蛛類新種1個、即納雍小弱蛛

8、景觀資源

保護區內自然景觀豐富:

(1)優雅無瑕的鴿子花——白色資源:保護區內有著全國最為集中分布的光葉珙桐,花開時節形成獨一無二的萬鴿齊飛的壯麗景觀。

(2)連片的森林——綠色資源:保護區森林密布,草場遍地。蒼翠的林木,展翅欲飛的鴿子花,獨特的喀斯特山峰石林,山沖水庫、小湖壩水庫點綴期間,湖光山色,奇峰異石,自然環境優美,景觀資源不僅類型多樣,而且特色鮮明,集山、水、林、泉、洞、瀑布為一體,具有雄、奇、野、俊、幽等特色。

(3)散落林間的河網和水庫——藍色資源:在濃重綠色的山坡溝壑間,穿流著大大小小的溪流,星羅棋布的瀑布群,清流見底的山沖水庫、水湖壩水庫,為綠色的山巒增添了靈氣,賦予了靈魂。

(4)溫和的氣候、優良的空氣質量、天象景觀——無形資源:納雍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宜人,是打造“清涼世界、避暑天堂”的理想區域。保護區遠離了城市的喧囂,空氣清純新鮮,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達5000-35000個之多,是一處天然的大氧吧。這里的天空清純靜美,日出壯觀,日落輝煌,朝看旭日東升,霞光溢彩;暮觀晚霞落渾,流云似潮。由于海拔較高、地勢切割深,山巒起伏較大,因此,秋冬季節,濃云迷霧籠罩于叢山俊嶺間,峰巒在云海間若陷若現,云舒云卷,青山與云海相互交融,迷離有如仙境。保護區良好的生態,宜居宜旅。

(5)珍稀物種、生物多樣性——科普宣教資源:納雍珙桐自然保護區生物物種2660多種,生物多樣性特色鮮明。保護區四季景色各具特色,春賞百花夏避暑,秋觀紅葉冬踏雪。珍稀瀕危植物42種。國家Ⅰ級保護植物有云貴水韭、紅豆杉、光葉珙桐3種(區內最大珙桐樹,胸徑1.1米的巨大古樹“珙桐王”樹型奇異,姿態萬千)。有國家Ⅱ級保護兩棲爬行動物貴州疣螈,保護區是候鳥遷徙的重要路徑,每年10-12月份,成百上千的白鷺飛越保護區上空,十分壯觀,是觀鳥的理想場所。延綿不斷的國家Ⅱ級保護植物十齒花在春秋兩季呈現出現獨特的紅葉景觀。可建立科普宣教基地,接待國際、國內科研團隊來納雍開展科普宣教及科研等活動。

(6)神奇的綠地毯——濕地資源:與保護區相鄰的大坪箐國家濕地公園成片的灌叢沼澤、森林沼澤、草本沼澤、蘚類沼澤,大量的苔蘚形成波巒起伏的厚厚的蘚丘,輕踏于期間,柔軟無比,片片綠毯,形成了大坪箐獨特的沼澤景觀。

(7)豐富的林下生態產品——森林蔬果資源:保護區茂密的綠色叢林這中盛產美味可口的森林蔬菜及干鮮果品,有很大的開發前景。

(8)獨特的民族風情、百米古城墻——人文資源:獨特的穿青人習俗、傳統的苗族臘染、最具代表性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滾山珠等,構成納雍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跨越千年的“水西”歷史,昔日硝煙彌漫,炮火紛飛的征戰之地“水西”古戰場,在納雍鬧地保存著200米最完整古城墻,城墻上的文字清晰可見,祖輩傳承的故事增添了古城墻的神秘彩色。

三、保護價值

(一)保護區自然生態質量評價

1、典型性

保護區地處云貴高原向黔中山原的過渡地帶, 屬烏蒙山脈南坡。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海拔2250m,最低海拔1200m。地貌類型以山地為主,多屬高中山。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無霜期長,有雨熱同季的特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植被較豐富,組成種類較多,植被主要是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與落葉闊葉林,且有較大面積的西南繡球、小果薔薇、杜鵑等灌叢、草坡等不同演替階段,因此該自然保護區為亞熱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地。

保護區內國家級保護植物光葉珙桐與十齒花的分布廣,種群數量大、結構多樣,其中光葉珙桐集中分布面積堪稱全國之最,是研究保護生物學的重要基地。同時該區域內有大面積的觀賞植物如西南紅山茶、多種高山杜鵑、扁刺峨眉薔薇等植物分布,為這些植物的開發利用提供了野外研究基地。

2、脆弱性

保護區內除了在部分溪溝、山脊保留了一定原生性的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落葉闊葉林外,整體森林生態系統原始性較差,森林群落優勢種不甚明顯,層次結構不甚明顯、林木徑級結構分化不大,且萌生性強。在森林分布上,具有破碎性。區內雖有大量的國家Ⅰ級保護樹種光葉珙桐集中連片分布,特別是在杉木箐、白勒大箐、斗篷箐核心區分布最為集中,但大量的珙桐都已沒有了主干,現存的珙桐多為萌生林。不難看出,人類活動對珙桐的保護威脅較大,生態系統較為脆弱,必須加強對保護區重點樹種的保護力度,杜絕或減少核心區內的人類活動,保持保護區內森林的原生性。所以應該盡快建立自然保護區,對其中的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與保護。

納雍珙桐自然保護區處于烏江水系中上游高地,屬烏江水系水源涵養林區之一。區內山大坡陡,山巒疊嶂,溪河縱橫,且地處烏蒙山脈東南麓;距納雍縣城僅3.5km,區位條件良好,周邊鄉鎮人口眾多,在此規劃11398.22hm2的省級自然保護區,是保護國家Ⅰ級保護植物光葉珙桐及其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珍稀野生動植物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烏江流域生態環境的具體需求,并為畢節市創建生態文明先行區做出應有的貢獻。

3、多樣性

保護區內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植物種類277科772屬1857種,其中苔蘚植物51科96屬261種,維管植物191科602屬1403種;大型真菌種類共有35科74屬193種和變種。

自然保護區現已記錄野生脊椎動物26目56科174種,其中,哺乳綱38種,隸屬于8目17科,占全省已記錄哺乳類的26.8%;鳥綱103種,隸屬于11目26科,占全省已記錄鳥類的21.5%;爬行綱7種,隸屬于2目3科,占全省已記錄爬行類的6.3%;兩棲綱13種,隸屬于2目5科,占全省已記錄兩棲類的18.1%;魚綱13種,隸屬于3目5科,占全省已記錄魚類的5.8%。

4、稀有性

保護區中保留了大量光葉珙桐林,為全世界光葉珙桐最大的集中分布區。同時,還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云貴水韭種群,總株數達數萬株,極為稀有。珍稀瀕危植物17科34屬42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植物云貴水韭、紅豆杉、光葉珙桐3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有福建柏、西康玉蘭、連香樹、櫸木、十齒花、香果樹等32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蘭科植物23種,貴州省重點保護樹種6科7屬7種,特有植物有納雍水青岡、納雍槭。

保護區現已記錄國家Ⅱ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14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的有2種,列入附錄II的有10種(詳見表2.4)。另有106種屬于“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占保護區陸生脊椎動物總數的65.84%;有中國特有種動物14種,分別為貴州疣螈、中華大蟾蜍華西亞種(Bufo gararizans andrewsi)、華西雨蛙景東亞種(Hyla annectans jingdongensis)、峨眉林蛙(Rana omeimenti)、昭覺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筠連臭蛙(Odorrana junlianensis)、銹鏈腹鏈蛇(Amphiesma craspedogaster)、八線腹鏈蛇(Amphiesma octolineata)、灰胸竹雞(Bambusicola thoracica thoracica)、寶興歌鶇(Turdus mupinesis)、橙翅噪鹛(Garrulax elliotii elliotii)、巖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滇絨鼠(Eothenomys eleusis)、小麂(Muntiacus reevesi)。此外,烏嘴柳鶯(phylloscopus magnirostris)是本次調查記錄到的貴州鳥類種的新紀錄。

5、自然性

保護區森林群落次生性較強,森林群落的演替趨勢以原始群落向人工林群落的逆向演替為主。從各個片區來看,杉木箐、斗篷箐、白勒大箐片區的群落原生性相對較強,這與該片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保護力度、周邊環境以及內在生態系統結構息息相關。

6、生態區位

保護區處于烏江水系中上游高地,屬烏江水系水源涵養林區之一。區內山大坡陡,山巒疊嶂,溪河縱橫。且地處烏蒙山脈東南麓,具有重要的生態區位。

7、科研價值

保護區內留存了我國集中分布面積最大的光葉珙桐林和數量最大的云貴水韭種群及大面積集中連片分布的十齒花林,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另外,保護區還分布有貴州特有的種子植物11科12屬13種,其中草本2種,木本11種。保護區的特有種有2種,即納雍水青岡(Fagus.lucida var. nayonia)、納雍槭 (Acer nayongense)。保護區是我省生物種類較富集的地區,這些生物攜帶著大量生物遺傳信息,是我國遺傳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地方特有種的生物遺傳信息是我國彌足珍貴的遺傳資源,在遺傳方面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保護區不僅植物種類豐富,而且資源植物也相當豐富,有食用植物、藥用植物、淀粉植物、纖維植物、油料植物、芳香油植物、鞣料植物、染料植物、樹脂與樹膠植物、材用植物和觀賞植物,這些資源植物開發價值極高。另外,保護區還有豐富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生態旅游開發潛力很大。所以,保護區在經濟方面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二)保護對象

1、貴州西部(偏干性)常綠闊葉林及亞熱帶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

2、納雍珙桐省級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國家Ⅰ級保護植物——光葉珙桐、云貴水韭和十齒花等珍稀植物及其生境為主要對象,

以光葉珙桐(Davidia involuclata Baill)、紅豆杉(Taxus chinensis)、云貴水韭(Isoetes yunguiensis Q.F.Wang﹠W.C.Taylor)、十齒花(Dipentodon sinicus Dunn)等為代表的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生境;

3、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葉珙桐群落;

4、六沖河的水源地。

(三)建立納雍珙桐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必要性

1、全面保護光葉珙桐及其生境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保護生物多樣性”。

保護區地帶性植被為貴州西部(偏干性)常綠闊葉林地帶,但由于海拔較高,主要發育生長的是以殼斗科、山茶科為主要優勢種的亞熱帶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林。

2012年7月,省林業廳組織50多人的綜合科學考察團,對保護區珙桐資源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科學考察研究。經考察,發現納雍縣有大量國家Ⅰ級保護植物光葉珙桐天然林分布,其面積達7120hm2,數量近百萬株。保護區是光葉珙桐最集中分布區域,也是目前世界上自然分布面積最大、資源儲量最豐富的地區。2013年1月,納雍縣成立了自然保護區建設領導小組,同時向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遞交了“中國珙桐之鄉”申報材料。4月,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中科院植物所、省林業廳等相關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再次親臨納雍縣現場審查珙桐資源情況后,同意通過評審。2013年6月納雍縣被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珙桐之鄉”稱號。

為保護以光葉珙桐為代表的眾多珍稀保護植物及其生存環境,建立保護區是十分必要的。

2、建設烏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需要

2012年國發2號文件明確了貴州省作為“兩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戰略定位,要加強水源地保護,要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要保護生物多樣性,提升生態系統功能。

烏江是我國長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是貴州省的母親河。保護區位于烏江上游區域,保護區內的大小河流向北、東北方向徑流匯入六沖河,其流域范圍占保護區面積的80%以上;向南徑流匯入烏江一級支流三岔河。保護區茂密的森林植被和多樣的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調控水量、凈化空氣、調節局部氣候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通過對保護區系統、科學的規劃,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烏江上游生態屏障”的生態服務功能,從而保障烏江流域上游的生態安全。

3、是創建畢節生態文明先行區的需要

“生態建設”是畢節試驗區的“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之一,早在1988年試驗區成立之初,胡錦濤同志就要求畢節“針對全地區水土流失面積已占總面積的一半以上的現實,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全面規劃,綜合治理,把生態建設和經濟開發緊密結合起來。盡快停止人為的生態破壞,并逐步走向生態的良性循環”。2012年12月,胡錦濤同志第12次深入畢節視察工作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畢節地處長江、珠江流域上游,生態文明搞得好不好,不僅關系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關系更廣大區域的生態安全”,明確指示要“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在《把胡錦濤主席的深情囑托早日變為現實》的講話中指出,畢節是貴州科學發展的試驗田,也孕育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和胡錦濤同志的深情囑托、趙克志書記的要求,畢節試驗區在總結成績和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堅持生態立市戰略,下大氣力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扎實推進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水土保持等生態工程,建立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努力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要打造畢節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納雍縣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區內的珍稀保護植物和大面積的森林加以有效保護,將大大推進畢節市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促進區域生產發展、提高周邊居民生活水平,使納雍走上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4、提升和強化保護區管護能力的需要

保護區范圍內大部分地區雖然一直都由國有納雍林場進行管理,但管理體系、管理設備落后,還未形成必要的科研監測體系,缺乏科研監測與管理人才,長期以來對本底資源了解不清楚。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必須全面加強保護區保護管理能力建設,優先加大對保護區資源調查監測體系、保護管理體系、宣傳教育體系和保護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全面提高保護區保護和管理水平。因此,編制科學、合理的總體規劃,是全面提升保護區管理能力的需要。

5、促進地方發展、提高社區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相對于納雍縣其他地區,保護區內居民多居住在山高坡陡、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的地區,主要收入來源為傳統的種、養殖業和外出務工。區內社會經濟條件差,社區居民收入水平低,規劃將通過社區共管、共建,建設中藥材、食用菌種植基地等,解決社區居民的就業、提高社區居民收入;通過規劃建設沼氣池、省柴節煤灶,優化社區能源結構,減少居民對柴、煤的依賴;同時通過宣教規劃,加大對保護區的宣傳,提高保護區的知名度,讓保護區成為納雍縣乃至畢節市的一張名片,從而提升地方知名度,促進地方發展;通過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帶動納雍縣其它景區旅游發展,形成整體聯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旅游發展機制,共同促進納雍縣,特別是保護區內及周邊社區經濟社會快速、高效、可持續發展,提高社區居民生活水平。

四、保護區管理現狀

1、功能區劃

保護區劃分為三大功能區,即核心區、緩沖區、實驗區。

(1)核心區

根據保護區資源的分布情況和保護區內的村寨的分布情況,將以光葉珙桐為主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資源集中分布區域區劃為核心區。即西南部杉木箐核心區、南部斗篷箐核心區、南部刺沖核心區和東南部白勒大箐核心區4片,各片核心區間主要是被村莊和干線公路分割,無法連接。

①杉木箐核心區

由于杉木箐南側植被原生性較好,有大量光葉珙桐集中分布,同時還有鵝掌楸、水青樹等珍稀保護植物和獼猴、白腹錦雞、斑頭鵂鹠、貴州疣螈等珍稀保護動物分布,沒有居民點分布,無人為活動干擾,生物多樣性豐富。因此,將此區域區劃為核心區,面積906.86hm2。

②斗篷箐核心區

位于保護區南部,小湖壩片西部,因為在斗篷箐原生植被保存較為完好,有大量光葉珙桐、十齒花集中分布,同時有紅豆杉、西康玉蘭、鵝掌楸、連香樹和領春木等珍稀保護植物和獼猴、游隼、斑靈貍等珍稀保護動物分布,沒有居民點分布,無人為活動干擾,是保護區南部光葉珙桐分布最為集中、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域之一。因此將此區域區劃為核心區,面積918.6hm2,占核心區總面積的20.1%。

③刺沖核心區

位于保護區南部、小湖壩片南中,原生植被保存較好,光葉珙桐分布較為集中,同時有紅豆杉和十齒花分布,但被中寨村、補作村和納六路將其與其它光葉珙桐集中分布區分割開來,因而只能將本片區劃為單獨的核心區,面積為293.55hm2,占核心區總面積的6.4%。

④白勒大箐核心區

位于保護區南部,小湖壩片東南部,是保護區中原生植被存最完好的區域,光葉珙桐分布十分集中,同時有紅豆杉、香果樹、連香樹、十齒花等珍稀保護植物和貴州疣螈、白腹錦雞、小靈貓等珍稀保護動物分布,是保護區南部光葉珙桐分布最為集中、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域,被中寨、果支、坐勒等村寨和納六公路將其與斗篷箐、刺沖核心區分割開來,面積為2446.56hm2,占核心區總面積的53.6%。

核心區總面積為4565.57hm2,占保護區總面積的40.1%。核心區采取封閉式的絕對嚴格保護,除經過批準的科學研究,生態監測等活動外,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主要任務是保證其生態系統質量不受人為干擾,在自然狀態下進行更新和繁衍,保持其物種多樣性,成為所在地區的一個遺傳基因庫。核心區內現居住有120人,有耕地10.93hm2。

(2)緩沖區

在保護區4片核心區外圍根據自然地勢,擴展300~500m范圍形成環形緩沖帶。西南部杉木箐核心區外圍緩沖區面積為355.37hm2;南部斗篷箐核心區外圍緩沖區面積為372.59hm2;南部刺沖核心區外圍緩沖區面積為141.56hm2;東南部白勒大箐核心區外圍緩沖區面積為1423.63hm2。

緩沖區總面積2293.13hm2,占保護區總面積的20.1%。緩沖區位于核心區外圍,是阻隔外界干擾核心區的重要屏障,起到防止外來不良因素對核心區資源的影響和防止核心區動物資源外流的作用,緩沖區可以適當開展非破壞性的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及標本采集,嚴禁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緩沖區居住有224人,耕地16.36hm2。

(3)實驗區

將保護區內位于緩沖區外圍,人為活動影響較大,植被原生性差的區域劃為實驗區,保護區內集體的土地、村寨附近劃為一般實驗區,光葉珙桐王附近區域劃為旅游小區;實驗區總面積4539.52hm2,占保護區總面積的39.8%,居住有8084人,有耕地182.01hm2。在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對自然資源進行適度利用,合理開展科研、生產、教學、實習、生態旅游等活動,探索保護區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提高保護區科研及自養能力。

2、保護區布局

(1)管理局機構布局

根據《自然保護區工程項目建設標準》,規劃在保護區建立“管理局—保護管理站”二級管理體系。

管理局設在納雍縣較近大草壩,管理站是生物資源保護的前沿陣地,設在保護區周邊管理方便而且生活便利的村或工區——勺窩鄉沙土村、國有納雍林場坪山工區、場部工區、張家灣鎮二道河村、居仁街道辦事處馬家營村。根據保護建設需要,對原林場的管理站進行新建或改建。

(2)保護工程布局

保護工程重點布局在居民點周邊人為活動頻繁、交通道口和生態旅游區以及重點保護的動植物分布地段,采取沿保護邊界、功能區界設立區碑、區標和核心區界樁等明顯標志;對森林火災采取人工瞭望與遠程監控相接合、營造生物防火林帶等保護措施;同時在保護區內開展植被恢復工程。

(3)科研與監測工程布局

主要依托和吸引外部科研力量,積極對外拓展,加強與省內外科研、教學機構的合作。在管理局綜合辦公樓內設科研監測中心,科研主要為常規性研究和監測項目,包括對光葉珙桐林監測、森林生態系統演替規律的監測及云貴水韭等保護物種種群監測。

(4)生態旅游和多種經營布局

生態旅游和多種經營均布局在實驗區內,根據項目建設條件進行布局:

生態旅游在小湖壩實驗旅游小區中開展,主要建設電瓶車道、木棧道、游步道和觀景亭臺等生態旅游設施,建設中以自然為主,不破壞原有自然風貌,充分考慮環境容量,嚴格控制建設規模。

資源合理利用項目布局在實驗區內,重點發展投資少、見效快的種植項目如藥用植物基地、珍稀種苗繁育基地及林下種養殖等。

4、管理工作

(1)本底資源調查

2012年,貴州省林業廳、省林堪院聯合組織了植物學、動物學、大型真菌、土壤、地質、水文、氣象等多學科、多專業的綜合科學考察隊,在收集整理前人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深入納雍珙桐自然保護區內進行了為期7天的綜合科學考察及近一年的多次補點考察,初步摸清了保護區內的自然環境和資源狀況,編制了《貴州納雍珙桐省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根據科學考察成果顯示,佛頂山各類生物總量達2663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4種,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達43種。

(2)保護管理體系的建設

根據保護區的實際情況,規劃建立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管理站二級保護管理體系,共擬建1個管理局、5個管理站、4個防火瞭望塔,使之形成全方位的保護管理網絡,覆蓋全區,并充實保護管理人員,加強保護管理工作。

 

5、管理現狀評價

(1)管理機構與人員配置

現保護區機構尚未落實,保護區主體部分一直以來由國有納雍林場進行管理。國有納雍林場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事業編制72人,現有退休職工110人,在職職工53人,臨時工32人。在職職工中有林業工程師7人,助理工程師3人;本科學歷2人,大專學歷3人,中專或高中學歷7人,初中及以下學歷33人。

保護區現有專業技術人員學歷偏低,本科學歷少,無研究生學歷;專業結構單一,以林學專業人員居多,動物醫學、森林病蟲害防治、植物分類、生態學等專業人才缺乏,只能開展常規的資源調查,難以勝任專題性的科研、考察和專項監測工作。到目前為止,由于人才缺乏,保護區難以獨立開展專題科研項目,對外交流、合作不夠深入,也不能充分利用現有的科學考察與調查研究資料。因此有必要建立貴州納雍珙桐省級自然保護區,提高單位級別,改善基礎設施和工作人員待遇,盡快吸收和引進保護區急需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員。

(2)社區人口壓力較大,管理有一定難度

保護區涉及1個國有林場的4個工區,3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的5個村(社區),區內有9個居民點,共有1983戶,8428人;保護區內居民收入水平低,人均年收入約3500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由于人口多,收入低,保護區居民對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有一定程度的依賴。多年來,雖然沒發生大的案件,但偷砍和盜獵現象仍時有發生,保護管理有難度。

(3)保護管理資金缺乏,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低

貴州納雍珙桐省級自然保護區雖然現機構尚未得到畢節市人民政府批復,仍由國有納雍林場對保護區范圍進行保護管理。由于納雍縣財力薄弱,每年僅能保證國有納雍林場52名職工的人頭經費及極少的森林防火經費。有限的資金只能維持林場最基本的運轉,即維持職工的工資和日常開支,用于基本建設和科學研究的資金極少,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辦公用房、科研監測、道路、信息化等方面的建設嚴重滯后。建立納雍珙桐省級自然保護區后,可緩解資金緊張局面,提高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電話:0857-3521611(傳真)

郵編:553300 

閱讀 8953
我也說兩句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骚虎影院在线观看| 三级免费黄色片|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最好的精华液|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一个妈妈的女儿在线观看5| 试看120秒做受小视频免费|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篠田优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在线| 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电影在线观看| 男人的天堂黄色|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4ayy私人影院| 奶交性视频欧美| 欧美高清xxx|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 亚洲日产2021三区| 99精品欧美| 四虎1515hh丶com|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 性久久久久久久|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成人久久111网站| 国产-第1页-浮力影院| 欧美边吃奶边爱边做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女让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 日本三黄色大| 久久综合资源|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在线观看免费av网站| 小东西几天没做怎么这么多水| 自拍另类综合欧美小说|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 高嫁肉柳风车动漫| 欧美一级免费在线观看| 亚欧洲乱码专区视频| 妞干网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