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日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世界濕地日主題是“濕地修復”。廣東湛江紅樹林濕地面積達9000多公頃,占全國的33%、廣東省的78%,是中國紅樹林面積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湛江市檢察機關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圍繞服務市委工作大局,以更強的檢察擔當,更實的工作舉措,主動擔起紅樹林濕地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責任,積極為服務于湛江市建設“紅樹林之城”貢獻檢察智慧。2022年,湛江市檢察機關共受理涉紅樹林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線索31件,立案25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4件,辦理民事公益訴訟案件1件。
1 部署開展專項監督活動
2021年12月,湛江市委部署建設“紅樹林之城”之后,湛江市檢察院黨組高度重視,立即聯合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展服務和保障湛江市建設“紅樹林之城”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印發《關于聯合開展服務和保障湛江市建設“紅樹林之城”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方案(2021-2025年)》,要求全市檢察機關找準紅樹林資源司法保護的切入點、著力點、關鍵點,為全力護航向海“綠色發展”、建設“紅樹林之城”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全市兩級檢察院均成立以檢察長為組長的服務和保障湛江建設“紅樹林之城”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召開工作推進會,多次組織力量到轄區內紅樹林保護區開展實地走訪和現場調研活動。
湛江市檢察院張和林檢察長多次帶隊到麻章鎮金牛島、廉江市高橋鎮等地紅樹林保護區調研了解公益訴訟保護紅樹林資源工作情況,并要求各基層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加強對當地的紅樹林資源保護。同時,全市檢察機關加強與自然資源局、紅樹林管理局、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的溝通聯系,采用實地走訪、暗訪等方式進行拉網式排查,做到對轄區內紅樹林保護區全覆蓋,全面掌握紅樹林保護區存在的私搭亂建、毀林造塘、非法占地、水域污染、非法狩獵等問題。
2 設立紅樹林保護檢察工作站
為及時了解掌握紅樹林保護現狀,湛江市檢察機關在湛江紅樹林管理局、霞山區特呈島、廉江市高橋鎮、麻章區金牛島、雷州市九龍山、經開區東海島等紅樹林較為集中的地方設立9個紅樹林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站,依托工作站平臺積極開展普法宣講和科普教育活動,并借助平臺開展接訪活動,受理人民群眾關于紅樹林保護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線索投訴舉報,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打造紅樹林保護名副其實的“湛江名片”。
3 建立專業化辦案團隊
全市檢察機關建立一體化辦案機制,由市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牽頭指揮,對涉及破壞紅樹林資源損害公共利益的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及時通過交辦、提辦、督辦、領辦等方式推動基層檢察院辦理。市檢察院還專門組織優秀辦案骨干成立紅樹林資源保護領域辦案組,辦理有重大影響的紅樹林資源保護案件,通過“專業辦案+研究+培養”的立體模式,提高一體化辦案水平。
4 推動形成多方保護合力
建立內外協作聯動機制。對內加強與刑事檢察部門溝通聯絡,形成機制化的情況通報和線索會商機制,通過辦理刑事案件發現紅樹林資源保護的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對外加強與公安、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的溝通聯系,推動案件線索梳理、移送等事項的信息共享。依托“兩微一端”等平臺,廣泛宣傳紅樹林資源保護公益訴訟工作;充分發揮“檢察官法治講壇”的作用,全方位向社會各界介紹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服務和保障湛江建設“紅樹林之城”的成效,增強公益訴訟工作的全民知曉度。通過設立公益訴訟宣傳咨詢站點、暢通公益訴訟線索舉報渠道和平臺,鼓勵廣大群眾為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提供可靠的問題線索。
通過開展聯合大接訪活動,共為800多名群眾解答疑惑,受教育群眾達1.2萬余名,發放宣傳冊1.8萬余份,有效增強了社會公眾環保意識、法治意識、責任意識。
5 致力打造精品案件
檢察機關通過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督促相關濕地保護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廉江市檢察院在履職過程中發現該市高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內存在大片使用蠔排和蠔樁養殖生蠔的養殖場,面積達400余畝,嚴重破壞該保護區自然生態系統,侵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依法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依法履行職責,共清理養殖耗排6.83畝、養殖耗棚8.5畝、養殖耗樁2200畝、拆除養鴨場一間面積約150平方米。經評估,高橋紅樹林的生態環境得到很好的恢復,且整體狀態持續改善。赤坎區檢察院針對金沙灣海域紅樹林片區被非法傾倒大量生活垃圾,阻礙紅樹林生長的問題,及時向相關職能部門制發訴前檢察建議,督促依法整改,經整改共清理約1噸海漂垃圾。麻章區檢察院針對在轄區紅樹林保護區違法從事畜禽飼養行為、排放生活污水、停放廢棄船只、在紅樹林保護區非法狩獵等問題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行政機關高度重視,投入資金150萬元建設污水處理管網設施,損害紅樹林的行為得到有效整治。該案被評為《廣東省檢察機關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并被譯成英文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會場中國角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宣傳冊中展示。
文字、圖片:第五檢察部
編輯:辦公室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