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宜則居”在我的腦子里轉了好幾天了,想以此為題寫點東西留給自己,就是不知道怎么寫才能說明我要表達的意思,這也是自我自覺不自覺寫文章開始就落下的一個毛病,幾十年了都這樣,所以總也寫不出自己滿意的文章,更不要說有多少人會奔我的文筆而來,或為看到我的文章而滿足。倒是有不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文章讀后感受。知道我的人決不浪費時間看我用文字擺的龍門陣,眼神表情給予的回答都是“沒意思”這三個字。我不是有意貶低自己,實在不是吃這碗飯的料,卻特喜歡在這樣的場合戲耍,盡管多次遭人不屑,亦然情戀難舍,總覺意猶未盡。特別是現在時興網上亂貼了,又不用實名制,就算能猜得出是誰,也不好意思明說不是,所以就起了自己認為合適的名字建了博客,不管光顧者有幾個如何點評,自顧自的樂在其中。我博客里的文章多為隨筆,因為說實話,命題文章我幾乎就不會寫,至于文章隨筆到什么程度,連我自己都好笑,多數情況下都是文章寫完了才去找題目。也罷,只要人家網管不封殺所建博客,就每天弄些方塊放上去玩吧,沒人看就自己玩兒,也不是沒有一點兒意思。凡事總有兩個方面,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自己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任意妄為,看的人越少,省去了樹大招風一說,自然風險也少,不會有文字獄那樣的怕人后果。這樣安慰自己是有點兒阿Q處世的效果,不過“宜則居”嗎,我不拘這些小節不就是了。
以我自己的認識讀人生,以為“宜”就是可以,合適,也可以說心情舒暢。則就是就,可以。居就是住了,生活的地方。“宜則居”就是適合自己的地方,生活著心情舒暢的地方就可以居住生活下去。細究起來,“可以”一詞適應的范圍很廣,如兩個熟人相見,就會喊喧,“最近怎么樣?”“還可以吧”。這個“還可以”,可以理解為非常舒服、滿意,也可以理解為免強可以生活下去。所以這個“宜”對于人生來說,過的去也可以說“宜”。我們國家物資緊缺的時候,精神生活卻很富裕,社會現象表現一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二呢商場根本見不到假冒偽劣,更不要說圖財害命了。現在我們的經濟發展可以說舉世矚目,生活早已超過共產主義的既定目標(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電燈電話樓上樓下),按我們現在的說法也已步入小康,但吃飯穿衣這種人生必做的項目,卻讓不少人膽顫心驚。兩下相比何為“宜”,何為不“宜”,何為心情舒暢,何為心情不舒暢。很難界定,但都可以生活。“宜”和人的認識水平和審視標準有關,如人對錢數量的擁有問題,錢真是個好東西,擁有它就可以擁有人生的大部,如車、房、嬌妻,還可以在多數情況下隨心所欲。但正因為它珍貴,所以它來之不易,從古至今還有誡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守的好了,看上去生活的就“宜”,守偏了,就只能是殺身成仁了,貪官下場就是最好的例子。有人說,中國社會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書,雖然不發達,卻很少有人敢吃掉它,“八國聯軍”弄過,日本多次弄過,都沒有隨心愿。自己也說過發展慢的原因,最容易讓人理解的就是,“文革”十年荒蕪了最好的發展時機。也有人分析過領導社會主流的核心團隊沒有擰成一股繩,如《穆桂英掛帥》云云,雖然是以文藝形式表達愛恨情仇,但不能不說這種文藝形式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說實誠點兒,這種方式是最合時宜的分析和表達方式,也是最安全的,宋朝的皇帝總不至于復活把《穆桂英掛帥》的作者繩之以法吧。這是很多人“宜則居”的一種生活方式。
我是在公園小溪邊納涼時突發奇想,才有了“宜則居”這個題目的,也是平生第一次自己為自己命題作文。時值暑伏,又逢雨后中午烈日普照,風平浪靜酷熱難耐,戶外活動沒計劃好,無法逃避熱浪侵襲享受現代文明,只有躲在樹蔭下小溪旁品味田院風光了。流水從人工堆砌的卵石斷崖上落下,雖只有半米落差,卻如錚作響,難覓其律如美聲似流行,但獨入其中也安然自得。水花飛濺色如雪,影搖落花身旁過。無風,卻感涼意上身來。水泥與卵石做的堤岸,卻見水邊綠草芊芊,定是縫隙黃土接納,才見嬌嫩美色。
宜則居,植物的一種生活選擇,由一粒很難體現自我的種籽,借著陽光和養分生長出獨有特點的生理器官,彰顯自己的壯美秀麗。
“給我一點兒空間,還你一片綠色”。是誰觀察的這么詳細到位,說的又這么經典,事實也確實如此。這是無意間的創作,做工的人并不是有意的,或者說是自然給予的,工程質量要求肯定不會允許有這樣的瑕玼,可會允許熱漲冷縮后的誤差。但生命卻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宜則居”。這是“鯉長”和“稗”兩種植物,說相約而至也罷,說不謀而合也行,它們在此安家了,并且還要婚娶繁衍。后代將會在那里生活,它們也說不清,不過肯定會繼承它們的意志,在合適的自然條件里選擇,宜生則居。
自然對鏡梳妝,真美。不知多少人曾和它們合過影,也不知多少人會留意和在意它們,我覺得它們不會在意這些,說美也罷,無言也行,為誰而生,為誰而長,或著說是不是終生辛勞都是在為他人作嫁衣瓽,都無所謂,可能生就是一種責任,沒有理論,不用認證和論證,就是為了今生和后生,別人因我的存在和價值而美,我因別人的存在和價值而榮。
一株鬼三針和它腳旁鵝卵石上爬著的幾個螺絲,很安詳,真的看不出它們有沒有與世無爭的心情,或者說只求些許光照,一隙通向黃土深處的空間,微風和流水帶來的能夠維持生命過程的那些資源,就滿足了,就會挺風擊浪,就會起舞弄清影,就會知足常樂。
沒有人說話,有鳥悄聲自語,有水流動伴奏,有我的心情波動。汗被綠蔭驅走,我安然的望著眼前的一切,“宜則居”,我再一次想著用文字把這一刻記錄下來。
我在網上查了一下鯉腸的用途:
1 幼苗嫩葉可以食用,先以開水燙軟再添加佐料,可以變成佳餚
2 中藥方面,他性寒,味甘酸,能夠補腎陰,又能固牙是,一種滋養性的收斂劑
3 他亦能使頭髮烏黑亮麗
稗的用途:稗 通稱稗草,屬禾本科植物。中國各地均有野生。
性味 甘、微苦、微寒,無毒。
成分 種子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
功用 稗子益氣、健脾,根、苗止血。
[肺結核咳血] 稗草子9克,白茂6克,水煎服。
[刀傷出血] 鮮稗草連根搗爛外敷;或干草焙研細末,撤于傷□,血可止。
害處是生長在莊稼地里與莊家爭水爭肥。
鬼三針的用途:【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用于闌尾炎,腎炎,膽囊炎,腸炎,細菌性痢疾,肝炎,腹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喉炎,閉經,燙傷,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皮膚感染,小兒驚風、疳積等癥。 偏方還說它可以治高血壓。
這些都是前人生活的總結,和它們為鄰為伍相互照應的親身體驗。我們并沒有刻意去為它們做什么,它們卻為我們的生理健康付出著它們所能付出的。前人生活沒有體驗到的是它們的生理分泌物與我們的健康生存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就是近些年來人們常提的生態平衡與人類發展的關系。
習慣,不要怨我,首先以需求量生命的輕重緩急。是人都有此心,不論知識水平和涵養品性。不信,你可以隨便拿來分析。用生態度人生可為上品吧,這是生命科學,特別是人類生存環境與未來發展的最新科學之聲。可是,人類社會的區域管理者誰不是拿它來做幌子,遏制別人前進的步伐,助推自己走向理想境界。按理說,世界應對氣候變化大會,不應該有那么多的分歧,為什么減排還有那么多的爭議,你多了我少了,同一個地球生息,有你有我有他,為何要為多得一點兒利益而坑人害已,可見人的本性真是“人為財死”。還有眾多信仰支撐云云。
想不到草木以何種信仰為支撐,竟如此真誠,為了給生態一個承諾,為了感恩讓它們生命燦爛的所有付出者,宜生則居,只要有一點兒可能,就會用生命去閃光,要是換做人類會怎樣,逃出沙漠,逃出惡劣氣候,為了我的小康生活,可以掠奪甚至剝奪它們為我們奉獻的權力。
它們堅守“宜則居”,當然,我們也是在堅守“宜則居”,問題是誰在為“宜”付出,誰在對“宜”索取。誰讓宜居更宜居,誰讓宜居演變為不宜居。
實際上有很多人類交往之間的事,多數人都有權宜之計。如那句話,“能在人下熬人,不在樹下熬樹。”就是人被人管或人在人下生活很正常,樹被樹遮住陽光在樹下生長就很難,萬物生長靠太陽,達不到它的陽光需求就不能生存。人呢,有當高官的,有當小官的,有公務員,有事業單位的,有干部,有工人,有做生意的,有拾荒的,月薪有幾萬的,一萬的,七八千的,一二千的,少的還有幾百的,但他們都一樣的生活著,地位高條件好的心情上是有點兒優越感,健康上就不一定。人的生活重在自己的品味兒,生活的品位等級貴在心靈的感悟,并不在一時一地的榮辱。國級、省級干部可為人生之大成吧,如果一失足成千古恨,能入人生等級嗎,很多不如人下人。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