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通橋贊
七絕 - 平水韻
怒江天塹架飛虹,
滇緬鋼橋炮火隆。
決戰滇西平日寇,
功勛永載史書中。
甲辰臘月書
編輯:《惠通橋贊》詩注
首句:怒江天塹架飛虹
怒江,以其洶涌澎湃、難以逾越而聞名,自古以來便是滇西地區的一道天然屏障,被譽為“天塹”。而“架飛虹”三字,則形象地描繪了惠通橋橫跨怒江之上的壯麗景象。這座橋梁不僅連接了兩岸,更似一道彩虹般打破了自然的阻隔,展現了人類智慧與勇氣的結晶。此句以夸張的手法,開篇即點出了惠通橋在地理上的重要性和建筑上的奇跡性,引人遐想,激發讀者對這座橋梁背后故事的探尋欲望。
次句:滇緬鋼橋炮火隆
惠通橋,又稱滇緬公路橋,是抗日戰爭時期連接中國與外界的重要通道之一。這里的“滇緬鋼橋”不僅指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強調了其作為鋼鐵構筑物的堅固與戰略價值。而“炮火隆”三字,則生動地再現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惠通橋經歷了無數次的轟炸與炮擊,卻依然屹立不倒,成為了抗戰史上的一座豐碑。此句通過對比強烈的意象,展現了惠通橋在戰爭中的堅韌與不屈,激發了讀者對那段歷史的深刻反思。
第三句:決戰滇西平日寇
滇西決戰,是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一次重要戰役,也是惠通橋發揮其戰略價值的高光時刻。在這里,“決戰滇西”不僅是對戰役地點的準確描述,更強調了這場戰役對于整個抗戰局勢的關鍵性影響。而“平日寇”三字,則直接點明了這場戰役的目的——抗擊日本侵略者,保衛家園。此句通過簡潔有力的語言,傳達了惠通橋作為抗戰重要節點的歷史地位,以及中國人民不畏強敵、英勇抗爭的精神風貌。
尾句:功勛永載史書中
“功勛永載史書中”,是對惠通橋及其背后無數英雄兒女功績的高度概括與贊美。這座橋梁,不僅見證了滇西決戰的勝利,更承載了無數抗戰將士的血汗與犧牲。它的名字,將與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緊密相連,永遠鐫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之中。此句以深沉的情感和崇高的敬意,總結了全詩的主旨,激發了讀者對歷史的敬畏與對英雄的緬懷之情。
通過對《惠通橋贊》逐句詩注的解讀,我們不僅領略了惠通橋的壯麗景色與戰略價值,更深刻感受到了它在抗戰歷史中的重要地位與不朽功勛。這首詩不僅是對一座橋梁的贊美,更是對那段崢嶸歲月中無數英雄兒女的深情致敬。它激發了我們對歷史的思考,對英雄的敬仰,更激勵著我們珍惜和平、不忘歷史、砥礪前行。
賦詩:劉尚林
攝影:劉尚林
編發:王克力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