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到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綜合性幸福產業的旅游業,如何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作用和做好生態旅游,是我們值得重視和研究的課題。生態旅游是一種正在迅速成長發展的新興旅游形態,也是當今旅游業的一個火爆項目,生態旅游已成為國內乃至世界上最熱、最火、最時尚的旅游產品。
一、生態旅游的基本定義
生態旅游,是以親近大自然、走進生態保護區為主題,人們享受大自然的一種原生態休閑體驗方式。
生態旅游是針對保護環境而產生和倡導的一種全新旅游形式,用當今時尚的話講,是新時代旅游的特殊產品。特殊性在于它是游客置身于生態相對古樸、原始的自然區域盡情欣賞、觀察、享受旖旎風光及奇觀異景的獨特另類旅游形式。
二、生態旅游與生態文明的關系
生態旅游是指依據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和獨特人文生態系統,采用旅游方式而開展的自然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
生態文明是指通過不斷積極優化人與自然、人與人應尊循的關系建設、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等諸方面成果的總和。
兩者的關系是生態文明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核心是保護生態環境,而人與自然和諧則是生態旅游的根本目標。生態旅游過程中,游客通過豐富體驗,進而感悟和親近自然也就是實現生態保護的行為。故生態旅游開展的好,接受生態文明和保護環境教育的人就多,人們生態文明意識就強,換句話說生態旅游是生態文明的載體,生態文明(文化)是生態旅游的靈魂。生態旅游是生態文明(文化)建設的最佳實踐。
三、生態旅游的特點與優勢
生態旅游的特點:
生態旅游不僅提升了人們走進大自然欣賞自然景致的興趣,也提升了生態在旅游業中的地位。
生態旅游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為旅游經營者帶來了人脈資源和財富。
生態旅游已成為當今國內外新興的旅游熱潮,即前面所說的“火爆”,同時也為發展旅游業態提供了新的產品。
生態旅游的優勢:
生態旅游擁有巨大的客源市場,隨著人們生態意識的覺醒,人們對生態意識將會不斷的增加;
我國擁有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中國已建立各種自然的生態保護區932個,其中國家級142個、世界級14個。
四、生態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對生態旅游資源的粗暴開發和盲目利用。
景區生態旅游項目、自然環境嚴重失調。
管理不規范,設施不完善,造成了新的污染源。
對生態保護的認識不到位,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匹配。
五、生態旅游的發展前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回歸自然,享受生態,追求美好,已成為大眾休閑旅游的時尚產品和選擇。而生態旅游作為一種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旅游形態和項目,以其自身特點更符合人們的游覽心理,同時也順應了新時代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展需求:
1、生態旅游豐富了旅游業的內容形式。
2、生態旅游促進了地方的社會經濟發展。
3、生態旅游帶動了農村、鄉鎮相關產業的興起。
4、生態旅游是貫徹落實習主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指示的最佳選擇,也是能為我們帶來巨大財富的新興旅游業態。
六、發展生態旅游應做到以下幾個融合
1、資源與資本的融合。
2、保護與建設的融合。
3、業態與生態的融合。
4、產品與環境的融合。
5、景觀與產業的融合。
6、山水與文旅的融合。
七、發展生態旅游的作用
1、生態旅游,有利于保護和改善自然生態環境;
2、生態旅游,能提高當地群眾的生活質量,近水樓臺在家門口致富;
3、生態旅游,有助于推動縣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4、生態旅游,能促進當地的傳統文化,民俗的傳承與光大;
5、民間工藝、土特產、地方音樂、戲曲、民俗文化、特色食品等各種旅游文化元素,都能在生態旅游項目中大顯身手;
6、生態旅游,有助于鄉村振興,按照國務院有關文件要求:以建設和生態再生作為橋梁,促使鄉鎮旅游經濟發展,助推扶貧攻堅,做到農強、村美、民富。
八、發展生態旅游應加強的工作
1、完善措施制度修訂,做好規劃。
2、加強機制體制建設,實施管理。
3、營建基礎配套設施,健全功能。
4、注重產品提高更新,打造精品。
5、提升服務塑造品牌,營造氛圍。
6、建設青山綠水工程,優化環境。
7、加大生態資源保護,強化治理(垃圾處理、山體維護、植物配置、生態修復等)。
8、最大限度地做好綠色發展,護建兼容。
總之,生態旅游是一種觀賞性、參與性、趣味性、差異性以及吸引度較高的新興旅游產品和業態,也是生態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生態旅游過程中,除進行科學而系統的規劃外,同時還應加大對生態建設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使生態旅游這一新興產品更好地融入于“綠水青山、大美自然”的環境和生態文明建設之中,最終實現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和全面提升。
以“新趨勢 新智能 融發展”為主題的【2019第二屆全域旅游互聯網智慧生態高峰論壇暨“藍地球”獎頒獎盛典】,即將于今年11月23日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拉開帷幕,互聯網成為我國旅游業創新發展的主要動力和重要支撐,以旅游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為突破口,積極推動互聯網與旅游業的深入融合和創新發展。
本次大會是在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人民日報社指導下,由人民網、環球時報主辦,環球網與全旅(北京)國際文化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本次活動,屆時將邀請旅游、互聯網科技等行業嘉賓蒞臨本次盛會!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生態系統,感知旅游資源、人文歷史、夜經濟、出入境旅游、生活消費群體等方面的信息,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互聯網建設與發展,如何能夠實現智慧旅游化、智能生態化。
共同探討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互聯網建設與發展和文旅融合大趨勢下,圍繞互聯網和智慧旅游,如何巧借數字工具與線下生活消費場景,推進旅游業轉型升級,引導文化和旅游場所增加參與式、體驗式夜經濟消費項目,積極拓展文化消費廣度和深度,更加豐富大眾多樣的產品和服務,促進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向往和需求。
摘自:博雅方略張建國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