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報道:森林旅游是提高森林等自然資源多功能利用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新常態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林業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是促進全民健身養生、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途徑,是建設生態文明、培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生態情懷的重要途徑,也是助推林區脫貧攻堅、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重要途徑。7月31日,“2017中國森林旅游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次森林旅游節由國家林業局、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林業局和上海市旅游局承辦。活動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為主題,會后,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對國家林業局森林旅游管理處處長陳鑫峰進行了專訪。
國家林業局森林旅游管理處處長 陳鑫峰 李曼/攝
強化生態文化建設和生態教育
可持續利用是一種全新的自然觀和世界觀,它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主張在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基礎上的經濟持增長。陳鑫峰說:“森林旅游節2015年舉辦第一屆,今年是第三屆,開發和保護是融為一體的,保護是開發的前提,開發是保護的進一步發展。資源環境是開發的基礎和物質的載體,社會文化是資源的精神內涵,而經濟是保護的動力,三者是個相輔相成的統一體。必須樹立這種新思維,堅持協調好對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增值并重之間的關系,將環境和資源的開發、利用、增值、保護目標納入森林生態旅游事業的發展計劃,并進行統籌推進。通過科學利用,既促進產業發展,又改善生態環境。現在國民整體的生態素養還有待提高,人們對大自然的了解不夠,發展森林生態旅游必須把開展自然教育作為重要內容,讓人們了解大自然,在此基礎上,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并自覺培養起保護自然的意識,提高保護自然的能力。生態教育也要使旅游‘利益相關者’,如開發商、景區居民等都認識到環境對旅游業的重要性,使他們明白生態旅游資源和環境是他們獲得經濟效益的基礎。”
制定法律、法規、強化法制觀念
森林等自然資源的過程中,如何更好更平衡地保護好生態環境,陳鑫峰表示,”從國家層面講,首先是要健全相關法規制度,2016年12月,國務院出臺《‘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確定了今后一個時期森林旅游發展的重點工作和主要任務。經過前幾年的發展,如今森林旅游整個行業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在這幾年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生態環境破壞、旅游資源粗放利用等問題,政府必須通過制度建設來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加強對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護,加強對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開發的指導和管理,做到依法管理,依法保護,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并通過法律杠桿來整頓市場秩序,逐步建立統一規范的服務標準、完善的市場競爭規則。目前,森林旅游行業一個很重要的核心工作就是加強頂層設計,也正在爭取出臺一個更有針對性更全面的指導意見來引導和規范全國森林旅游發展。”(王海霞 李曼 劉寶紅)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