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調查區旅游環境
蘇州,古稱姑蘇、吳、吳都、吳中、東吳、吳門,現簡稱蘇。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重點風景旅游城市,也是4個中國重點環境保護城市之一、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沿稱至今。蘇州是江蘇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
第二章 旅游資源開發歷史和現狀
蘇州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從春秋時期伍子胥奉命“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建城以來, 積淀有二千五百年的古老文明,而從太湖三山島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跡,又將蘇州地區人活動的歷史推到一萬多年以前。在這漫長的歲月中,蘇州人民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現和精神文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吳中文化及別有情趣的民間風俗。 如七夕乞巧、軋神仙、石湖串月、雷齋素等等。其豐富深厚的旅游資源是民俗旅游的基礎,但旅游開發過程中,旅游資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有必要從政治、經濟、提高旅游資源的自豪感、以及對游客進行管理等方面對旅游資源進行保護,以實現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1、過多的旅游精品,對旅游業發展造成很大壓力。
蘇州的旅游資源中有很多聞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遺產,旅游產品很多,但過多的高品位的旅游精品,讓旅游者應接不暇。從市區到周邊地區的著名景區景點,擁有較穩定的客源,它們占據了蘇州旅游的大半江山,而其他大量的景點遠遠達不到其旅游閾值。以體驗民風民俗的旅游景點來說,景區、景點級別相對偏低,規模較小,景點的文化內涵沒有得到充分挖掘,旅游資源缺乏文化內涵,因此沒有突出的資源優勢和鮮明的個性特色。
2、整體開發層次低。
目前蘇州市旅游資源缺乏深層次的開發,尤其是旅游資源的利用流于表面化和隨大流,缺乏獨特的文化底蘊。旅游業是以特色取勝的產業。根據旅游資源的普查,蘇州市擁有眾多文化獨特的旅游資源,但這些體現蘇州歷史文化、民俗風情,而且潛力巨大的旅游資源至今仍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多處于自然狀態,局限于原有的物質載體范圍,并且由于產品單一,旅游空間容量小,旅游活動少,游客停留時間短暫。
例如蘇州上方山石湖景區,是中國高星級森林公園,其獨特的民俗活動“石湖串月”更是內涵、意義和科學價值都十分深刻。建立起上方山石湖為軸心的文化旅游點,對提升蘇州市歷史文化品位,建設文化蘇州,促進蘇州旅游業的發展,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至今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及市場的科學營銷仍然進度緩慢,影響了這一旅游景點的深入開發。
3、部分旅游資源可開發性不高
蘇州的旅游開發不僅要體現江南粉墻黛瓦、小橋流水的民族特色,還應在開發中關注蘇州城市的歷史文化發展過程,凸顯城市的文化底蘊。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蘇州保存下來的古代建筑、近現代重要史跡、名人故居也不少。如趙用賢宅、況公祠等等。它們是蘇州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也是蘇州市城市亮點的一個潛在優勢。但作為旅游資源它們分散在蘇州的各大街小巷,規模也小,從民俗資源旅游開發可行性來說,其可觀性、可娛性和可參與性等條件并不是很充分。
第三章 旅游資源基本類型
自然旅游資源:主要是天然賦存的具有游覽觀光、休息療養、娛樂體育等吸引力的地理要素,這些要素或以單體和單體組合,或以某種要素為主輔以其它要素組合構成旅游資源。 地文景觀類——山岳形勝、巖溶景觀、風沙地貌、海濱沙灘、特殊的地質現象和地貌類型等。 水域風光——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澗、冰川、濱海等 生物景觀——森林、草原、珍稀樹種、奇花異草、珍禽異獸 氣候與天象景觀——適宜于避暑避寒療養治病的氣候及特殊的天象景觀,如泰山日出、廬山云瀑、黃山云海以及雖可遇不可求但出現頻率較多的峨嵋佛光、沙漠海市蜃樓、極地極光等。
人文旅游資源: 是指能夠吸引人們進行旅游活動的古今人類所創造的物質實體或以其為載體的神話傳說、名人軼事等。 歷史文物古跡——歷史遺跡、建筑遺址、石窟石刻等 民族文化及其載體——主要包括可視、可感、可參與的特殊民俗禮儀、習俗風情、節日慶典、民族藝術和工藝等。
宗教文化資源: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參觀游覽型的宗教建筑藝術,如壇、廟、寺、觀、帶有人格神色彩的大型塑像,以及賦予其中的裝飾、雕塑、壁畫、楹聯、碑刻等; 另一類是這些宗教建筑和藝術本身營造的宗教活動場所。如各種宗教的神職人員布道求法,現代旅游者中也有大量專為求神拜佛而光顧宗教寺廟道觀的。
城鄉風貌:具有視覺形象的歷史文化名城、獨具特色的現代都市風光,具有清新質樸的田園風光、古鎮村落等。
現代人造設施:富有特色、具有規模、某種特殊意義和影響力的大型工程及文化設施。 有影響的國際性體育和文化事件:
飲食購物:包括各種富有特色的地方風味美食、特產名品、特色市場與著名店鋪等。
第四章 拙政園旅游資源評價
一、價值
1.歷史價值
拙政園不僅景色秀麗,并且有許多文物古跡。從各種祠堂,牌樓到碑刻,歷史名人的故宅墓葬等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比如沈周,文征明像等,不可多得的佳作。
2.藝術價值
拙政園運用建筑、山、水及植物四要素在一個不大的天地里,因洼疏池,沿岸疊山,種植花木,營建亭榭,由此而構成多樣而幽美的畫面,使人享受到"不出城市而能獲山林之怡"。這是拙政園的最大特色。在結構布局上,善于把有限的空間巧妙地組成千變萬化的景致。如用廊、橋、漏窗來劃分空間,組成景區。但分而不斷,相互掩映。并善于借景,常常通過漏窗把墻外的景物有機地組合起來,給有限的空間以無限的延。。 拙政園的藝術感染力既產生于山形,水流,植物等人化的自然美和建筑及其與環境的關系之中,還產生于園林藝術與文學等多種藝術相結合的人文美之中。它本身就是一個豐富的藝術綜合體,它將文學、繪畫、雕塑、工藝美術以至書法藝術融會于自身,創造出一個立體的、動態的、令人目不暇接的藝術世界。
3.科學價值
拙政園中有不少具有科學價值的內容。本身的設計,除了藝術構思,還需要如建筑學,園藝學,植物學,生態學等科學知識,所以是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產物。如今拙政園已經是園林設計的重要源泉,其它城市一些賓館,建筑物,公園中的優秀園林作品
4.經濟價值
拙政園的經濟價值究竟如何,實際上是很難衡量的。有人查考,拙政園當時的建設成本約為百萬兩黃金,而現在再以百萬兩黃金重建一個象拙政園這樣水平的古典園林,不僅在藝術價值上很難達到,在歷史價值上更是完全不可能望其項背,因為"歷史悠久"本身就蘊含著難以計算的價值。
二、環境現狀
拙政園歷史悠久,風景動人,其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之高是舉世公認的。但近年來古典園林周邊及自身的環境質量明顯下降,其主要原因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氣污染
由于拙政園地處城區,與工廠企業犬牙交錯,因此工業污染較為嚴重,二氧化硫濃度較高,降塵量較大,所以不僅使空氣混濁,水面骯臟,并且使綠化植物葉面蒙塵,影響古樹名木的生長。特別還受水泥廠,染織廠,電視機廠等五、六家工廠的包圍。
2.水質污染
"水"是拙政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水質的好壞,對風景的質量影響很大,而拙政園對水體質量的要求較高,必須是干凈,清潔,無異味的良好水質。由于工廠、企事業單位生產性和生活性污染物的排放,加上游客廢棄物的拋投所引起水質變差,水質不能達到好水質的標準,只能達到尚可的水質。
3.噪聲污染
噪聲污染一般可分為三類。工業噪聲(圍墻外的工廠噪聲),交通噪聲(汽車, 輪船等)和游人本身產生的噪聲。當前噪聲污染嚴重的主要是因游人過多而造成的,特別是節假日噪聲危害更大,使拙政園承受不了這么多游客。過多的游人,不僅造成園內游人擁擠,相互遮擋,影響觀瞻,公共設施易受破壞,而且人聲嘈雜,使人心煩意亂。游人過多產生的噪聲,作為園林風景的一種公害,已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
4.人為因素對景觀美學的影響
①土地房屋被占用。拙政園本來是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布局十分合理,美學價值很高,而現在卻被其他單位或個人占去部分房屋或土地,使園林失去完整性,破壞了整體布局,降低了藝術價值。
②園內外一些不協調的建筑物造成遮景,敗景,煞風景。有些在旁邊修建了一些現代樓房,風格迥異,看上去不倫不類,有些完全被電線,樓房,煙囪,水塔所包圍,遮住了開闊的視野,失去了借景的情趣。
③植被破壞,人為的踐踏,攀摘,砍伐,污染等造成植物生長不良,景觀大為減色。
④游人過多,超過了園子正常的容量,便會破壞美麗寧靜的環境氣氛和詩情畫意的意景。
第五章 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建議
拙政園環境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業污染,游人過多和人為破壞,因此要保護和提高環境質量,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
1.工業污染
要徹底解決問題,必須對蘇州的工業布局進行全面的,合理的大調整。使工業區與拙政園之間截然分開,對現有的工礦企業根據輕重緩急,逐步加大環保力度,進行達標治理,搬遷或停辦。對已確定的規劃,絕不能隨便更改變動。
2.水質污染
必須從大環境水系的改善才能得到根本的解決。并要限制航行船只,定期引入太湖水來沖刷內城河。污水管道與下水道分開,對工業污水,生活污水都必須經過處理達標后才能排入河中。對園內的水系也要定期疏浚,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3.噪聲污染
游人過多是造成噪聲污染和景觀破壞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決此項問題,除應采取限制措施提高門票價格,限額售票,定期休整等)以控制園林的游人數量外,更應大力開發新的風景旅游源,使游人向廣闊天地疏散,還應當開辟大面積的現代公園及游樂場,使蘇州當地人民有足夠的文化休息及娛樂活動的場所。
4.人為破壞
①根據園林管理保護條例,在古典園林周圍不再造高樓,煙囪,水塔等影響景觀的建筑物,現有的不合理的建筑物,對景觀有嚴重影響的要堅決拆除,實在無法拆除的應加以改造。增加垂直綠等手段加以遮擋。
②提高市民的綜合素質。加強宣傳力度,在各種媒體上定期宣傳拙政園的內涵,保護好古典園林的重要意義,以提高古典園林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加強衛生的宣傳,改變市民的衛生習慣,不亂扔垃圾雜物,不隨地吐痰。加強公共道德的宣傳,提高市民的道德品質,提高愛綠護綠的意識。
③加強對古典園林內部的管理。遵循對園林修舊如舊的原則,保護好園林的原貌,對一草一木的栽種及修剪都應有嚴格的規定。對廳堂家具陳設,字畫,匾額,對聯經常檢查,擺放是否合理。對各項管理均應有嚴格的制度,要達到"有情的領導,無情的制度,絕情的管理"的管理要求。堅決做到依法治園,以提高對古典園林的各項管理水平,對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作出貢獻。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